数据驱动的
互联网营销和运营

写给张小泉厨刀公关部的教学信

以下文章来源于17PR ,作者逗棚闲话

似乎有个奇怪征兆,众多品牌的老板不知是看经济大环境上不来流量,还是觉得当下受众都看反转短视频不关注自家了,纷纷上阵推开公关部和市场部,反正不要流量推介,自己就是流量之源,上台一顿大放厥词。从新能源汽车行业御三家蔚小理,到雪糕刺客钟薛高,再到国人生活必备三把刀之一的厨刀当中老字号张小泉,老板一个比一个能说,也一个比一个吓人。
 我从上周的张小泉厨刀拍蒜断了的事件追过来,也和业界人士详细讨论了厨刀合金脆软程度会影响其正常用法的事项,谁知今天这数百年老字号的经理人就敢站台前公然指责我国传千年的做菜运刀方法不对,该学米其林,这可得展开聊聊公关这门学问。
 

公关博百家之长,不是张嘴说八方

公关,全名是公共关系,这涵盖范围非常大,天文地理、阴阳术数,博百家之长,但凡知识都很必要,有时候要了解一件产品,虽然说明书会连怎么清洁、怎么使用都明确开列出来,但是这远远不够,因为即使是算无遗策的市场部,也不会想到对产品的非议会从什么角度爆发出来。
 

哪怕是衣服上明确写着不要手洗,或者明确写着该产品为书架,不要用书架做梯子,一样还是有人搞出意外,从而投诉,演变成危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消费者的不满是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不能因为品牌方更权威,登高一呼,就指望着底下的目标消费人群——或者说粉丝纷纷赞同老大英明。
 

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趋势,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社会风格整体亲欧美了,而是集体批判公知、弘扬国货国粹的年代,这还一口公知腔说话,最好的推测也是这位经理人勤于工作,断网时间超过了20年。
 
以及很重要的一点,张小泉始于明朝末年的1628年,将近400年前的重量级老字号,这是什么概念?
 
经常在央视直播广告的国窖1573,那就是宣传自家从明朝一直传续到现在的另一家重量级老字号,当成国粹宣传的,可是重视历史、国字当头,一开口宣传就是国风浓重,不能掺半点儿“洋气”进去的。
 

现在可好,一家重量级老字号的经理人振振有词地出镜评说“中国人几千年的用厨刀方式是错误的,应该学米其林大厨的西洋技法”,不仅本末倒置了,还把米其林给过分拔高了。
 
米其林成立的历史,距今也就122年,跟张小泉的历史一比,不值一提。而且西洋厨刀使用法就一定绝对正确?抱歉,西洋风格切菜过程一样会出现“跳刀”、“侧刀”、“拍刀”的行为,与我国传统用刀法相比,没有半斤也有八两是相同的。
 

总而言之,这位经理人一通操作下来,本想放个大噱头吸引流量、转移名声,结果反而成了让自家品牌公关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明明在一众科普大V轮番上阵中为公众科普成功了菜刀的脆度和合金成分含量的奥妙,现在经理人嘴一张,一切又得退回原点,还要面对“砸牌子”的危机。
  

什么叫火上浇油的公关事

另一方面,公关人最不想看到,或者说公关圈子里最危险的事件,莫过于公关部这边煞费苦心请来一众科普大V,给广大相关知识缺乏的公众普及了自家产品的特殊细节,那边富有表现欲的经理人或管理人又登高一呼,大放厥词,倒的确是吸引流量,可是满眼望去都是中指和拳头。
 

 
要么怎么说,负面流量是有毒的,吃了还想吃,宁可被毒死,也要出他个风头,浑然不知自己其实是小白兔跳到车辕上。
 
我国国粹之一的相声表演中,有一种危险的操作,谓之“砸挂”,即演员不按照剧本规范,擅自取用道具,或是抢台词、改台词,现场嘲讽、戏谑搭档和台下观众。
 
从古至今,砸挂出事非常之多,毕竟不是谁都听得明白话里有话、乐意被问候祖先家人,或者被埋汰身上弱点、敏感问题;严重时,导致原本埋下的包袱、笑点无法按部就班,最后让表演成了一场台下嘘声一片的闹剧,很多新手演员甚至赔了前途。
 

回到公关事件中来,这位张小泉的经理人的行为,就是活脱脱的一场“砸牌”——但凡一家头脑清醒的公关部,也绝对不会写这么一句“台词”到“剧本”里来,原本公关危机已经降下去了,这边一出场就一勺滚油浇下去。
 
但很倒霉的是,公关部在这场事件里其实是哑巴吃黄连。毕竟管理层看成功学太多,人人都想学苹果指点江山,人人又想学马一龙傲视业界,但这两者不仅不可兼得,还得说一句,你当场砸挂,砸的是品牌的脸面,和公关人的行业尊严。
 
这把火谁放的,谁就得想法子扑灭了,学学说相声的也好。
 
就这么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igiMaxDigiMax » 写给张小泉厨刀公关部的教学信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